天雄散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但有方无证,后世中医家认为是治男子阳痿、失精方剂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谓:“天雄散,治五劳七伤,阳痿不起衰损方。”
天雄散方:天雄三两(炮)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上四味,杵为散,酒服半钱匕,日三服,不知,稍增之。
天雄,味辛温。主治大风,寒湿痹,历节痛,拘挛缓急,破积聚,邪气,金创,强筋骨,轻身健行。一名白幕。生山谷。张志聪《本草崇原》云:“附子种在土中,不生侧子,经年独长大者,故曰雄也。”
方中天雄能壮命门之阳,补先天之本,是为君药,《本经逢原》云:“天雄禀纯阳之性,补命门、三焦,壮阳精,强肾气,过于附子。”桂枝助天雄补阳化气。白术健脾以培精气之化源。龙骨收敛浮阳,并固摄阴精。诸药合用,补先天而兼顾后天,又温补之中兼以收敛,是治本兼治标之方。上四味药,共研细末,取半钱匕,用酒冲服,一日三次。无效,可稍增量。
天雄散有方无证,后世对此多有补充,《千金要方》谓治五劳七伤;《外台秘要》谓治男子失精;《方后考》云:“此为补阳摄阴之方,治男子失精,腰膝冷痛”。“桂林古本《伤寒杂病论·辨血痹虚劳病脉并治》(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)”,发现“夫失精家,少阴脉弦急,阴头寒,目眩、发落。脉急虚芤者,为清谷亡血失精。脉得诸芤动微紧者,男子则失精。女子则梦交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,天雄散亦主之。” 天雄散之后,仅多“亦主之”三字,天雄散一证,始有 着落,其证已构画得明明白白,至此,益觉佚文之可贵。
可见,天雄散证在本篇第十二条中已列,本条当分两段:“夫失精家”四字是总冒。自“少腹弦急”至“亡血失精”为第一段,是阳虚寒极的天雄散证;以下为第二段,是阴虚阳越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。由于阳虚寒盛,故用与附子同类的天雄温补肾阳,桂枝温补心阳,白术温补脾阳,上中下阳气得温,寒邪尽退,精关得固。用龙骨者,以加强本方收敛摄精之功。本方用于下元虚冷、阳虚寒极之遗精、阳痿、不育、不孕等证有良效。
胡希恕认为只是寒象我想这个可用,我没用过。气上冲,小便不利,寒多的遗精可以用。 男子遗精,女子梦交是一个问题,男子遗精没有不做梦的,这是一个问题,男女凡是有这种情况都可以用这个药。我认为这两段都讲的是治失精家,所以这个方啊没有证,跟上面一样,遗精证候很单纯,不是特别复杂,所以他列这么个方子搁到这块了,也有些出入的就是寒热加减上,自己临床去用没有错。
本方治疗男性病经验
天雄散方出自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脉证并治》篇。方由天雄、白术、桂枝、龙骨四味组成。具有补阳摄阴之功,治男子失精,腰膝冷痛。谨守其补火,益精之病机,治疗男性病,获得良效。
男子无子症即男子不育症,仲景首次从临床论述此病脉证表现,尤其“精气清冷”一语,指出了其病机关键所在,也隐含临证补益精气的基本治法思路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温经汤方后指出: “亦主妇人少腹寒,久不受胎。”此乃用温经汤治疗女子宫寒不孕症。据此,知仲景对男子不育症、女子不孕症皆有论述,其证治思路对当今临床有指导意义。天雄散临床用于男性性功能障碍、男子不育症、精子减少症等疾病。
男子脉浮弱而涩,为无子,精气清冷。一作泠。男子无子症,症见精气清冷,脉浮弱而涩。精气清冷,即精质稀薄量少,精气不温,为真阴真阳俱虚,精气交亏之候,故不能授孕成胎。真阴不足,则脉浮弱无力;精血衰少,则脉涩弱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无子候》亦云: “丈夫无子者,其精清如水,冷如冰铁,皆为无子之候。”天雄散补阳摄阴,可治男子精气交亏的无子症。故本证可与天雄散方合论。
遗精
例1:李某,男,32岁,已婚,干部,1989年12月7日初诊。患者因房劳,反复遗精已2年余。曾服丸药治疗好转,近因出差过劳,病情加重。现诊,睡后无梦而遗,每周3~4次,严重时临厕努便也会滑出清稀的精液。伴有头昏乏力,腰酸膝软,形寒肢冷,腰及小腹,前阴不温。尿频、尿清,舌质淡胖嫩,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弱,尺尤甚。此为肾阳虚损,精关不固。治宜温肾益气,涩精止遗。
以天雄散加味:附片10g(先煎),白术15g,肉桂6g(后下),煅龙骨15g,补骨脂10g,覆盆子10g,淫羊藿10g,芡实20g。日1剂,水煎服。
服药10剂后,遗精基本控制,每周仍有1至2次,头昏乏力、形寒消失,但仍觉小腹冷,前阴不温。服药见效,继服7剂,病已痊愈,舌质淡胖嫩已转近常,脉沉细见起,尺仍弱。原方进7剂,以资巩固,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按:本例遗精因房劳而起,《证治要诀》指出:“色欲过度,下元虚惫,泄滑无禁。”龚老认为,遗精以肾为根,首责肾阳,阳乃生命所系,阳气虚衰,命门火微,精关不固,而致遗泄。治遵《医宗必读》"独因肾病而遗者,治其肾"。方中以附片、肉桂、淫羊藿温肾益气为主,以龙骨、补骨脂、覆盆子、芡实补肾固涩,白术除湿益气,配肉桂和中健脾,补下焦阳虚,诸药合用,力专温肾益气,涩精止遗。前后共服20余剂,治获良效。
阳痿
例2:熊某,男,42岁,已婚,工人,1989年11月10 日初诊。患者结婚10余年,性生活较频。从1980年起每年有2-4次滑精。近2年因工作紧张,劳累,渐感体力不支,常有头昏身倦,腰膝酸软,怯寒腰冷,小腹不温,阴头寒。半年来性能力差,最近阴茎举而不坚,致使不能交合。食纳尚可,大便溏,小便频,舌质淡嫩,苔白,脉沉细弱,右尺尤甚。此为肾精亏耗,命门火衰,治宜温补下元,振阳起痿。以天雄散加味:
附片10g(先煎),白术15g,肉桂6g(后下),生龙骨15g,补骨脂15g,淫羊藿15g,肉苁蓉10g,巴戟天10g,枸杞子15g。日1剂,水煎服。服药后7剂,阴茎能坚,能交合,但时间短,祛寒腰冷,小腹不温,前阴寒有好转,继前方,再进10剂。药后诸证平复,为巩固疗效,继服5剂。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按:本例阳痿,如《广嗣纪要》所说:“纵欲无度则精竭,精竭则少而不多。精竭于内则阳衰于外,痿而不坚,举而不坚,坚而不久。”《景岳全书》认为:“男子阳痿不起,多由命门火衰,精气虚冷。”为其主要病机。在治疗上,龚老认为,因肾亏而痿者,只须温肾补火。并注重肾为水火之脏,体阴用阳之特点,用药配伍当遵景岳,“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,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,”疗效更捷。方中天雄散,加淫羊藿、巴戟天、肉苁蓉以补肾助阳,益加补骨脂与白术共补先后天之阳,枸杞子补肾益精,旨在阴中求阳,诸药合用,力专补肾、壮阳、起痿。药仅20余剂,获得疗效。
前列腺炎
例3:周某,男,45岁,已婚,工人。1989年10月21日初诊。患者腰酸膝软,尿频,尿后白浊,已2年余。前列腺液检查:卵磷脂小体(+++),白细胞0一3/HP。直肠指诊,前列腺较饱满,稍有压痛。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,前来中医就诊。诊见,腰膝酸软,神疲乏力,形寒肢冷,性欲差,小腹,会阴部胀痛,尿频尿急,尿后余沥,时在尿道口滴出粘液,大便溏,舌质淡嫩,苔白润、脉沉细弱。此为肾阳虚损,气化不利。治宜温肾壮阳固精,以天雄散加味:
附片10g(先煎),白术15g,肉桂6g(后下),生龙骨15g,山萸15g,五倍子10g,补骨脂10g,菟丝子15g。日1剂,水煎服。
服药7剂后,尿后余沥,尿道口粘液已除,腰膝酸软,小腹、会阴部胀痛好转。服药已效,继原方,加吴萸3g,温冲任以助阳,进7剂,以资巩固。后以中成药肾气丸调理,1 年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按语:(原按)龚老认为,本病始于正虚受邪,日久不愈,正气难复。遵治病求本的原则,注意虚实夹杂。天雄散治肾阳亏虚,以五倍子、茯苓,合龙骨为古方玉锁丹治白浊,极有神效。益加山萸肉、补骨脂、菟丝子壮阳秘精,诸药合用温肾、壮阳、固精。
前列腺肥大
偶阅(日本东洋医学杂志)1980·45(5)一71,福田弘治先生以天雄散治疗70—90岁老年患者17例(男6例,女11例),其中尿频9例,尿失禁兼尿频8例,均有尿急感。
骨科疾病中:因骨质疏松造成腰椎骨折7例,腰椎间盘变性症9例,腰椎变性滑脱症1例。 结果:排尿次数减少,尿急、尿失禁显著改善,尿失禁次数减少,可以控制排尿,显效4例、有效7例、稍有效3例、不变3例,无恶化例。
综观福田先生之创见,又不同于仲景论中所示,而转用于因腰椎骨科病病中引发的“尿利障碍”,且获良效,可见仲景方活而用之,方法是无穷无尽的,值得今后从病理上、药理上勤加研究,以期发现更多的效用,为临床难病寻找更多治疗途径。
缘余几年前,曾治一位因前列腺肥大症引起的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及尿后残尿感,曾遍试中西各药,然皆鲜效:且病痛与日俱增,严重时不及10~20分钟即需登厕1次,备感尿流不畅而有时因尿痛亟须中间暂时中断排尿,以暂缓尿痛痛苦。因试服天雄散(剂量后详),不料次日痛苦减半;尿急、尿频、尿痛、残尿感均见好转。力药对证,其效令人赞叹,3日后自觉症状即完全消失,乃坚持服药3个月而停药。
1年后因工作务繁忙,工作过累,又行复发,惟症状不如以前严重,遂又再度即时服药,则又如期见效。此次为求从病理解剖学上彻底治愈,乃坚持服药达一年之久,迄今已达13年之久,从无再发。
福田氏所用天雄散之配方略异于《金匮》记载,而余所用之配方又略异于福田氏之原方。 余所用之天雄散配方如下: 处 方:生乌头0.2g,白术、肉桂各0.4g,龙骨0.2g。调制法:上为1次量,混合研末,装入咬囊。 服 法:1日3次,饭前服。 (如配制多量时可按上述比例研制)
斯后,凡遇中老年前列腺肥大症,具备上述尿和失常条件者,皆投以天雄散,累计230余例,皆能如期获效,以本方治疗前列腺肥大症,余得诸偶然,愿公诧四方同仁。
失精头痛
程祖培医案:刘某某,男,42岁,汽车司机。主诉:头痛已1年多,时轻时重,最近头痛增剧,痛时觉头部空虚不能动,动则痛甚,并影响吃饭睡眠。大便时溏,小便多。曾经西医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,治疗无效,转中医治疗,服药时疼痛稍减,停药即痛。特由韶关来穗求医。
初诊:舌质淡红,苔薄白而润,脉沉弦细,重按无力,诊为血虚头痛,用加味八珍汤治疗。服药3剂,症状未减,并有遗精,自诉过去亦常遗精,约三四天1次,时有腰痛,夜尿多。后诊为肾虚头痛,改用天雄散治疗。炮附子18克,白术24克,桂枝18克,龙骨18克。煎水至八分,与米酒30克同服。3剂。复诊:头痛大减,喜甚,继服药24剂,头痛消失。(广东医学·祖国医学版1964;(6):40)
按语:头痛年余,大便溏,小便多,并伴遗精、腰痛,此属肾阳虚衰,髓海空虚之证。故用天雄散补阳摄精,精盛髓充,头痛自愈。
男子不育
1、李某,男,31岁,2015年6月初诊。夫妻双方体健,关系稳定,已婚两年半,未采取避孕措施,女方未孕。有手淫史,1周2~3次。
现腰膝酸软,肢乏倦怠,汗出畏寒,勃起不坚,纳食欠佳,尿频﹑便质稀,舌淡胖边有齿痕﹑苔薄白,脉沉细。连续3次查精液常规示精液液化时间正常,精子总活力21.85%,精子前向运动15.73%,精子密度10.32×106个/mL,嘱查男性激素五项及前列腺﹑睾丸彩超各项指标均正常。
诊为少弱精症。证属脾肾阳虚。治以温肾壮阳,补益脾气。方用加味天雄散。药用熟地黄15g,黄芪30g,茯苓20g,党参15g,红景天15g,黑附子5g,白术10g,桂枝10g,龙骨30g,五味子15g,覆盆子15g,枸杞子15g,菟丝子15g,车前子15g,仙茅10g,仙灵脾15g,甘草6g。14剂,日1剂,水煎服,嘱忌烟酒﹑蒸桑拿﹑泡热水及久处强辐射之地,正常作息。
二周后复诊,脉象脾气来复,食欲增加,腰部症状减轻。上方减红景天﹑仙灵脾﹑党参,加丹参20g,红花10g,14剂,服法同前。三诊用药同前,四诊查精液常规示精液液化时间正常,精子总活力53.66%,精子前向运动47.94%,精子密度16.82×106个/ mL,改成颗粒剂,药物组成同前方。5个月后述其妻已有身孕。
2、杨某,男,36岁。已婚10余年,育有一子,夭折,夫妻双方欲再次生育。现乏力腰酸,足跟部疼痛,胸闷不舒,夜寐欠佳,夜尿频多,阴囊部潮湿,勃起不坚,偶有耳鸣,舌淡苔白腻,脉细弱,两尺尤甚。查精液常规示精液量少,精液不完全液化,精子总活力11.31%,精子前向运动力7.66%,精子密度9.45×106个/mL。睾丸发育正常,男性激素五项示雄激素0.55ng/dL,前列腺彩超示陈旧性钙化斑。有泡桑拿的习惯,平素嗜烟﹑1天1包,酒少量。
诊为少弱精症。证属脾肾阳虚。治以温肾壮阳,补脾祛湿。方用加味天雄散。药用熟地黄15g,黄芪30g,茯苓20g,苍术15g,厚朴15g,柴胡10g,郁金15g,枳壳15g,黑附子5g,白术10g,桂枝10g,龙骨30g,五味子15g,覆盆子15g,枸杞子15g,菟丝子15g,车前子15g,金樱子10g,芡实10g,仙茅10g,仙灵脾15g。14剂,日1剂,水煎服,嘱忌烟酒﹑蒸桑拿﹑泡热水及久处强辐射之地,正常作息。2周后来复诊,勃起硬度较前好转,阴囊潮湿度减轻,胸中气畅。上方减苍术﹑厚朴﹑枳壳,加丹参20g﹑红花10g﹑白蒺藜20g。
三诊时胸中气顺,乏力有所改善。上方减柴胡﹑郁金﹑白蒺藜,加巴戟天15g﹑肉苁蓉15g。四诊查精液常规示精液量中等﹑色白质稀,精子总活力36.54%,精子前向运动力33.62%,精子密度18.68×106个/mL。
继服前方1个月后,查精液常规各项指标均达正常值,后随访其妻已有孕。
早泄
仲景的唯一壮阳方,天雄散,系《金匮要略》方,由天雄(药肆无售,则以附子代替)、白术、桂枝、龙骨等组成。方中附子辛热益阳,强筋骨,固肾精,使肾阳得以主持、固涩精气,使之内藏,能止失精;龙骨逐邪气,安心神,使神明内守以下交于肾,滑精可止;桂枝温阳通经,增附子壮阳之功;白术益气,与附子相伍,补气以生阳,并助脾运化精微以填肾精;
加芡实以涩精止遗,山萸肉以益肾固精。全方共奏温肾益阳、固摄精气之效,故治疗此肾阳虚衰之失精症能疗效满意,由于伤精者多有阴阳两虚,故在天雄散基础之上再加李可老中医的肾四味(枸杞子,菟丝子,仙灵脾,补骨脂各30克)以阴阳并补。
处方如下附子15g,白术24g,桂枝18g,龙骨25g,芡实、山茱萸各15g,枸杞子,菟丝子,仙灵脾,补骨脂各30克,共五剂,因自己上班喝药不规律,喝药也是间断的,两周后,自己身体明显改善,早泄症状消失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