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肺止流丹——鼻渊

中医百科 中医方剂来源:《肺病方剂学》评论113阅读模式
广告也精彩

《 辨证录》:人有鼻流清涕,经年不愈,是肺气虚寒,非脑漏也。夫脑漏即鼻渊也,原有寒热二症,不止胆热而成之也。然同是鼻渊,而寒热何以分乎?盖涕臭者热也,涕清而不臭者寒也。热属实热,寒属虚寒,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,正虚寒之病也。热症宜用清凉之药,寒症宜用温和之剂,倘概用散而不用补,则损伤肺气,而肺金益寒,愈流清涕矣。方用温肺止流丹。

组成

人参、荆芥、细辛各五分(各1.5g),诃子、甘草各一钱(各3g),桔梗三钱(9g)。

用法

清水煎,调石首鱼脑骨五钱煅末,服一剂即止。(现代用法:清水煎,将石首鱼脑骨15g煅末调入服用,一剂即止)

功用

温补肺脏,散寒通窍。

主治

鼻渊之肺气虚寒证。鼻塞或重或轻,鼻涕黏白,稍遇风冷则鼻塞加重,鼻涕增多,喷嚏时作,不闻香臭。头昏,头胀,气短乏力,语声低微,面色苍白,自汗畏风寒,咳嗽痰多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缓弱。

 方解

本方证由素体肺气虚寒,寒气袭肺所致。肺气虚寒,无力托邪,邪滞鼻窍,则鼻塞、涕多,不闻香臭;肺卫不固,腠理疏松,故自汗、畏寒,稍遇风冷则鼻塞加重、鼻涕增多、喷嚏时作;肺气虚,肃降失常,咳嗽痰多,肺气不足,则气短乏力,语声低微、头昏、面色苍白;舌质淡、苔薄白、脉弱无力亦为气虚之象。治宜温补肺脏,散寒通窍。

本方重用石首鱼脑骨,善治鼻渊、鼻鼽、脑漏,为君药;细辛、荆芥、桔梗辛温宣肺,通窍止涕为臣药;久病肺虚,正气虚衰,诃子收敛肺气,人参培补肺气,为佐药;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温补肺脏,散寒通窍之功。

配伍特点

温补并用,散敛结合。

 

本文节选自《肺病方剂学》。

 
  •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《肺病方剂学》, 中医百科 整理 发表于 2023年7月22日 18:07:4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zybkcn.com/373.html
  • 鼻渊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