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贝炖雪梨是百姓对“贝母”的认知来源。除川贝母外,尚有其他诸多贝母入药。历代本草多将贝母分为川贝母、浙贝母及土贝母三种。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收载有“贝母”之名的有6种,即川贝母、平贝母、伊贝母、浙...
医药求真丨乌梅、五味子
乌梅 乌梅首载于《本经》中品,云:“梅实,味酸平,主下气,除热烦满,安心,肢体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痣、恶肉。”《本草经集注》载“此亦是今乌梅也”而首见乌梅之名。 金元以前多以“梅实”为名。乌梅别...
本草新编:白果,入心经,通任、督之脉,至于唇口,补任督之脉
白果,味甘、少涩,气微寒。入心经,通任、督之脉,至于唇口。有毒,多食至千者死。 治白浊,清心,性不能乌须发,然乌须发必须用之,引乌黑之汁至于唇口之间以变白也。此从来《本经》之所未言。 白果不可多用,然...
一味白果,两大功效,七大妙用
多年以前,一到立冬,江南街巷市井便出现一些挑着担子卖炒白果的。 装备:小泥炉子,小铁锅,一锅铲。白果装在担子另一头的木桶里。生意人边炒边卖,口里吆喝:“香—香,糯—糯,银白果,铜白果,要买的,一个铜板...
知母可以这样用
知母,“其用有四:泻无根之肾火,疗有汗之骨蒸,止虚劳之阳盛,滋化源之阴生。”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。主产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,以河北易县产品最佳。 一、重剂效验 一、门纯...
藤类中药探析
•藤类药大多具有祛风湿、舒筋脉、通络止痛的功效,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、清热解毒、滋补阴血、利水消肿等类。藤类药普遍一药多能,且许多都具有止痛作用。 •藤类药临床应用广泛,较多利用其善走...
佛经中的神奇之药——诃梨勒
诃梨勒,又名诃子、诃黎勒、随风子,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,其气味苦酸涩,性温。功能敛肺,涩肠,下气。主治久咳失音,久泻,久痢,脱肛便血,崩漏,带下,遗精,尿频等。诃梨勒在佛经中有极高的地位,《佛说四...
补血须用酸枣仁
缪希雍,字仲淳,号慕台,明代著名医学家。对伤寒、脾胃、血证、中风诸证均颇有心得,给后世医家以很大启发。其对血证提出的“吐血三要法”,得到诸多名家的首肯与赞赏。如王肯堂、张璐、叶天士、唐宗海等诸大家论治...
鉴别用药-补虚药
补气药 人参 1、野山参与园参:人参为我国特产珍贵药材之一。目前市场供应的国产商品主要有野山参和园参。野山参是山野自生品,生长年限较长,由几十至百余年不等,分布于北纬39~48度线,东经117、5~1...
治疗足跟痛的中药
治疗足跟痛的药物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选择,其中足跟痛在中医上被分为四类,分别是寒湿型足跟痛、骨刺型足跟痛、损伤型足跟痛和虚损型足跟痛。而大多数中老年人都属于虚损型足跟痛,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,这...